摧鋒陷陣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cuī fēng xiàn zhèn
【解釋】攻入并摧毀敵軍的陣地。
【出處】《晉書·景帝紀》:“乃與驍騎十余摧鋒陷陣,所向披靡,遂引去。”
【拼音碼】cfxz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破敵深入
- 摧鋒 挫敗敵軍的銳氣。 ? 三國 魏 曹植 《...
- 陷陣 xiànzhèn沖入敵陣:沖鋒~。
- 摧鋒陷堅 cuī fēng xiàn jiān 【解釋】摧:摧毀;鋒:鋒利;陷:攻陷;堅:堅銳。破敵深入【出處】《新唐書·文苑傳下·李翰》:“城孤糧盡,外救不至,猶奮羸起病,摧鋒陷堅。”【示例】明·唐順之《指揮僉事湯雪江墓碑銘》:“忠以諸弟給事幕下,~,與有勞績。”【拼音碼】cfxj【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 沖鋒陷陣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解釋】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陳地。形容作戰勇猛。【出處】《北齊書·崔暹傳》:“沖鋒陷陣,大有其人。”【示例】頭一晚醉得倒下馬來,第二天照樣~。不能喝酒,還能當軍人嗎?(白先勇《歲除》)【拼音碼】cfxz【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作戰勇敢【英文】charge forward
- 登鋒陷陣 沖鋒陷陣。形容作戰英勇。
- 摧鋒 挫敗敵軍的銳氣。 ? 三國 魏 曹植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文無升堂廟勝之功, 武無摧鋒接刃之效。” ? 南朝 梁 劉孝標 《出塞》詩: “陷敵摐金鼓, 摧鋒揚旆旌。” ? 唐 杜甫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詩之一: “四鎮富精銳, 摧鋒皆絕倫。” ? 明 唐順之 《重修解州關侯廟開彥樓記》: “然使侯為摧鋒拔城之將, 孰與侯為伏劍死綏之將也。”
- 摧堅陷陣 cuī jiān xiàn zhèn 【解釋】攻入并摧毀敵軍的陣地。【出處】《南史·桓康傳》:“摧堅陷陣,膂力過人。”【拼音碼】cjxz【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破敵深入
- 沖鋒陷堅 又作:沖鋒陷陣。
- 沖鋒陷銳 又作:沖鋒陷陣。
- 椎鋒陷陳 猶沖鋒陷陣。
- 摧錯 五彩繽紛貌。 ? 《淮南子?本經訓》: “芒繁亂澤, 巧偽紛挐, 以相摧錯, 此遁于木也。” ? 高誘 注: “皆采色形象文章貌。”
- 摧陷 1. 打擊陷害。 ? 《后漢書?馮衍傳上》: “初, 衍 為 狼孟 長, 以罪摧陷大姓 令狐略 。” 2. 攻破;陷落。 ? 宋 曾鞏 《軍功制一》: “爾躬提偏師, 摧陷丑類。 震動 河 外, 宣明國威。”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 “孤城遂摧陷, 狂刀乃屠膊。” ? 章炳麟 《訄書?學變》: “然善為鋒芒摧陷, 而無樞要足以持守, 斯所謂煩瑣哲學者。”
- 摧陷廓清 cuī xiàn kuò qīng 【解釋】攻破敵陣,肅清殘敵。比喻寫文章打破陳規。【出處】唐·李漢《昌黎集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謖雄偉不常者也。”【示例】憑實驗不憑虛境,舉一切神鬼妖狐之見,~。(《晚清文學叢鈔·掃迷帚》第一回)【拼音碼】cxkq【用法】連動式;作謂語;比喻寫文章打破常規
- 摧銼 挫折。 ? 宋 蘇轍 《次韻子瞻病中大雪》: “空記乘峽船, 行意被摧銼。”
- 摧隤 猶摧頹。 摧折, 衰敗。 ? 《紅樓夢》第九四回: “海棠何事忽摧隤, 今日繁花為底開?”
- 摧鋤 摧毀, 去除。 ?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一》: “籀其府焉, 徘徊其鐘虡焉, 大都積百年之力, 以震蕩摧鋤天下之廉恥。”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公私篇》: “然而顯以戔除而摧鋤之, 則又慮夫世必有起而與之為難者。”
- 摧靡 1. 猶披靡。 ? 《魏書?趙遐傳》: “ 遐 率甲士九千, 所在沖擊, 數百里中, 莫不摧靡。” ? 《新唐書?楊弘禮傳》: “領步騎二十四軍跳出賊背, 所向摧靡。” 2. 折磨。 ? 清 姚燮 《雙鴆篇》: “阿爺逼妾嫁, 朝呵暮罵相摧靡。”
- 摧鎩 傷殘。 ?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詩: “二子雙鳳凰, 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 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 終日鳴噦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