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志屈道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cuīzhì-qūdào
[give up aspiration and abandon morals] 拋棄理想追求,失去道義節操
- 摧 cuī ㄘㄨㄟˉ1)破壞,折斷:~殘。~折。~頹。~眉折腰。2)挫敗,...
- 志 zhì ㄓˋ1)意向:~愿。~氣。~趣(志向和興趣)。~士(有堅決意志...
- 屈 qū ㄑㄩˉ1)使彎曲,與“伸”相對:~曲(qū)。~折。~膝。~伸(...
- 道 dào ㄉㄠˋ1)路,方向,途徑:~路。鐵~。志同~合。2)指法則、規...
- 摧愴 悲傷。 ? 《三國志?吳志?孫皎傳》: “臨書摧愴, 心悲淚下。” ? 《晉書?禮志中》: “挽歌因倡和而為摧愴之聲, 銜枚所以全哀, 此亦以感眾。”
- 摧心剖肝 cuī xīn pōu gān 【解釋】摧:折。剖:劃開。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出處】晉·潘岳《為任子咸妻作孤女澤蘭哀辭》:“耳存遺響,目想余顏,寢度伏枕,摧心剖肝。”【拼音碼】cxpg【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摧悴 猶憔悴。 ? 唐 元稹 《四皓廟》詩: “如何一朝起, 應作儲貳賓, 安存 孝惠帝 , 摧悴 戚夫人 。” ? 《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河東記?獨孤遐叔》: “中有一女郎, 憂傷摧悴, 側身下坐。”
- 摧心 極度傷心。 ? 晉 潘岳 《寡婦賦》: “少伶俜而偏孤兮, 痛忉怛而摧心。” ?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 “每當春秋時饗, 孑立捧奠, 顧眄無后繼者, 惸惸然欷歔惴惕, 恐此事便已, 摧心傷骨, 若受鋒刃。” ? 清 金農 《將游楚中于真州江上登舟》詩之二: “亂柳摧心野郭秋, 隔江山翠晚奩收。” ? 葉圣陶 《倪煥之》三: “摧心地傷痛, 擔上家計的重負, 工作又十二分不如意, 他憔悴了。”
- 摧戕 摧折。 ? 元 郝經 《雁媒詩》: “奄忽一舉盡, 羽毛皆摧戕。” ? 清 陳確 《丙戌年蠶謠》: “亦有窶人, 中道摧戕。” ?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決計》: “應知賊黨自摧戕, 看將軍再整舊家邦。”
- 摧弦 相傳古代 鍾子期 聽 俞伯牙 彈琴, 能從琴音里得知 伯牙 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 ? 子期 死后, 伯牙 絕去琴弦, 不再彈琴。 事見《呂氏春秋?本味》、《列子?湯問》。 因以“摧弦”為悼念知音的典故。 ? 清 王士禛 《閱先兄西樵故書泣賦》詩: “痛絕人琴今已矣, 牙生 從此竟摧弦。”
- 摧撲 摧毀撲滅。 ? 《后漢書?荀彧傳》: “堅營固守, 徼其軍實, 遂摧撲大寇, 濟危以安。”
- 摧崣 高貌。 ?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巖陀甗锜, 摧崣崛崎。” ?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摧崣, 高貌也。”
- 摧抑 挫折壓制。 ? 《三國志?魏志?田豫傳》: “﹝ 田豫 ﹞為校尉九年, 其御夷狄, 恒摧抑兼并, 乖散強猾。” ? 宋 陳亮 《陳春坊墓碑銘》: “整齊事務, 摧抑僥幸。”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工匠見知》: “又以掀翻大獄, 疑刑官皆比周撓法, 立意摧抑之。”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民氣不靖之不宜再事摧抑》: “毋論民間平日本視軍界為畏途, 經以此次之摧抑, 以訛傳訛, 將百征而無一應也。”
- 摧山攪海 摧山攪海 基本解釋:摧:毀壞;攪:攪動。摧毀高山,攪動大海。形容神通極大,聲勢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