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zhāichú
摘去;除去(有機體的某些部分):白內障~丨長了蟲的果子應該盡早~。
- 摘 zhāi ㄓㄞˉ1)采取,拿下:采~。~取。~桃子。~除。2)選取:~...
- 除 chú ㄔㄨˊ1)去掉:~害。~名。~根。鏟~。廢~。排~。~暴安良。...
- 摘青 謂果實等未成熟即采摘。 ? 宋 韓彥直 《橘錄?采摘》: “歲當重陽, 色未黃, 有采之者, 名曰摘青。”
- 摘阮 彈奏琵琶。 阮咸, 古琵琶的一種。 相傳 晉 阮咸 善奏此樂器, 故名。 簡稱阮。 ? 宋 米芾 《西園雅集圖記》: “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 為 陳碧虛 。” ? 明 高啟 有《美人摘阮圖歌》。 ? 清 錢謙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銘》: “摩挲名跡, 吹簫摘阮。 移日視蔭, 乃抗手而告別。”
- 摘髭 摘取髭須。 喻輕而易舉。 語出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 “連年收科第, 若摘頷底髭。” ?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筠用前韻見贈》: “連年摘髭取科第, 射策彤庭語驚眾。”
- 摘鈔 亦作“摘抄”。 擇要抄錄。 ?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二: “ 仲達 妄人, 其書無足取, 而所載多本, 不為無功, 摘鈔之以資參考焉。” ?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 “他的日記是摘抄, 數量已經可觀。”
- 摙 liǎn ㄌㄧㄢˇ1)運:“~濛山之石,填積夜之河。”liàn ㄌㄧㄢˋ1)按壓。
- 摘録 摘録拼音:zhāi lù 注音:ㄓㄞ ㄌㄨˋ 詞語解釋摘要抄錄;選取抄錄。 明 錢德洪 《<傳習錄中>序》:“昔 南元善 刻《傳習録》於 越 ,凡二冊。下冊摘録先師手書,凡八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四·潞公詩》:“ 蘇文忠公 常稱 潞公 長律無一字無考據,世猶未知其工妙如此……予偶讀公集,摘録如右。”
- 摚 chēng ㄔㄥˉ1)古同“撐”,支撐。2)觸;撞:“(虎)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突。”
- 摘那 猶調撥。 ? 宋 李綱 《條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 “君父洞照幾微, 審量事勢, 摘那兵將, 假以權宜, 使得竭犬馬之力, 圖尺寸之補。” ? 宋 岳飛 《申省措置襄漢乞兵狀》: “此五項止是二萬人……馀乞朝廷摘那, 以足六萬之數, 速賜遣發前來, 布列諸郡。” ? 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 “并于防 江 效用內摘那千人, 各堡二千五百人……相共守把。”
- 摚突 摚突拼音:chēng tū 注音:ㄔㄥ ㄊㄨ 詞語解釋沖撞。 唐 杜甫 《課伐木》詩序:“山有虎,知禁;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摚突。”摚,一本作“ 樘 ”。《太平廣記》卷四二七引 唐 張讀 《宣室志·李徵》:“虎曰:‘我今形變而心甚悟,故有摚突,以悚以恨,難盡道耳。’”
- 摘遍 謂截取大曲中大遍的解數所制的曲。 如《泛清波摘遍》。 ?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 “所謂大遍者……凡數十解, 每解有數疊者, 裁截用之, 則謂之摘遍。” ? 王國維 《宋元戲曲考?宋之樂曲》: “大曲遍數, 往往至于數十, 唯 宋 人多裁截用之。 即其所用者, 亦以聲與樂為主, 而不以詞為主, 故多用聲無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