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疣附贅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xuán yóu fù zhuì
【解釋】比喻累贅無用之物。
【出處】《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拼音碼】xyfz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懸疣 見“ 懸疣附贅 ”。
- 附贅 見“ 附贅縣疣 ”。
- 附贅懸疣 fù zhuì xuán yóu 【解釋】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出處】《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示例】寫文章應力求簡潔,一切~盡量刪除。【拼音碼】fzxy【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
- 附贅縣疣 附生在皮膚上的小瘤。比喻多馀無用之物。
- 懸癰 亦作“懸雍”。 1. 小舌。 ? 宋 蘇軾 《龍虎鉛汞論》: “方閉息時, 常卷舌而上, 以舐懸癰, 雖不能到, 而意到焉, 久則能也。” ? 清 摶沙拙老 《閑處光陰》卷下: “時余懸雍(俗呼小舌)間生一小瘡, 兩月馀不愈。” 2. 中醫病名。 一生于會陰處, 又名騎馬癰。 一生于腭上, 為初生小兒之癥。 ?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懸癰》: “懸癰, 生會陰穴。”注: “此證一名騎馬癰。” ? 《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懸癰》: “腭上腫起, 號懸癰。”注: “凡喉里上腭腫起如蘆籜盛水狀者名曰懸癰。” 3. 以形容脈象。 ? 《素問?大奇論》: “脈至如懸雍, 懸雍者, 浮揣切之益大。”
- 懸皷 懸皷(懸皷)拼音:xuán gǔ 注音:ㄒㄨㄢˊ ㄍㄨˇ 詞語解釋見“ 懸鼓 ”。
- 懸瓢 1. 葫蘆瓢。 古代用為盛酒器。 ? 唐 張說 《詠瓢》: “美酒酌懸瓢, 真淳好相映。” 2. 相傳 許由 飲水無杯, 有人贈以一瓢, 由 飲畢, 懸于樹上。 后以為隱居的典故。 ? 南唐 李中 《贈蒯亮處士》詩: “吾君側席求賢切, 未可懸瓢枕碧流。”參閱《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琴操》。
- 懸目 見“ 懸門抉目 ”。
- 懸瓠 古城名。 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 故名。 ? 隋 唐 為 蔡州 治所。 ? 唐憲宗 元和 十二年, 李訴 雪夜進軍, 擒 吳元濟 于此。 后泛指擒敵之處。 ? 清 趙翼 《大柳驛相傳為趙韓王授徒處》詩: “半夜遂成 懸瓠 擒, 膽落 金陵 東海 鯉。”
- 懸眸 見“ 懸門抉目 ”。
- 懸瓈 懸瓈(懸瓈)拼音:xuán lí 注音:ㄒㄨㄢˊ ㄌㄧˊ 詞語解釋見“ 懸黎 ”。
- 懸眼 1. 見“ 懸門抉目 ”。 2. 古時城守的一種設備。 ? 明 茅元儀 《武備志?城制?懸眼圖說》: “懸眼, 制每垛當中, 自城面平為孔, 高九寸, 約磚三層……必有此懸眼, 賊遠則了之, 垛口銃矢射之。 賊近, 我兵不出頭, 以身藏垛下, 于懸眼內下視。 攻城者雖有銃矢無所施, 若到城下, 一見無遺, 即將矢石銃子火桶擲之, 無不可者。”
- 懸璧 1. 用懸黎制成的璧。 ?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握中有懸璧, 本自 荊山 璆。”參見“ 懸黎 ”。 2. 懸掛著的璧玉。 ? 《初學記》卷一引《尚書中候》: “日月若懸璧, 五星若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