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狟素飡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語本《詩·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因以“懸狟素飡”喻無功受祿。
- 懸 (懸)xuán ㄒㄩㄢˊ1)掛,吊在空中:~垂?!?。~梯?!?。~心...
- 狟 huán ㄏㄨㄢˊ1)古同“貆”。huān ㄏㄨㄢˉ1)古同“貆”。懸...
- 素 sù ㄙㄨˋ1)本色,白色:~服?!z。2)顏色單純,不艷麗:~凈?!?..
- 飡 cān ㄘㄢˉ1)同“餐”。饑飡渴飲 虎咽狼飡 懸狟素飡 尸祿素飡 風...
- 懸猜 揣測, 猜想。 ? 茅盾 《雨天雜寫之一》: “別人讀了作何感想, 自不必懸猜?!?
- 懸牟 《呂氏春秋?審為》: “ 中山 公子牟 謂 詹子 曰: ‘身在江海之上, 心居乎魏闕之下, 奈何?’” 高誘 注: “言身雖在江海之上, 心存王室, 故在天子門闕之下也。”本謂在野之臣眷戀朝廷, 后反用其意, 以“懸牟”謂朝廷關懷在外或在假之臣。 ? 明 王世貞 《為吳員外贈別》詩: “ 漢 庭方念 賈 , 魏闕更懸 牟 ?!?
- 懸珠 1. 比喻美目。 ? 《漢書?東方朔傳》: “目若懸珠, 齒若編貝?!? 2. 比喻太陽。 ? 明 高啟 《贈步煉師禱雨》詩: “明朝師歸定何許, 云里懸珠火如黍?!?
- 懸熟 古代一種食品。 ? 《北堂書鈔》卷一四五引 謝諷 《食經》: “作懸熟, 以豬肉和米三升, 豉五升, 調味而蒸之?!?
- 懸琴 春秋 魏 師經 鼓琴, 魏文侯 起舞, 賦曰: “使我言而無見違?!?nbsp; ? 師經 援琴而撞 文侯 , 文侯 欲烹之, 師經 曰: “昔 堯 舜 之為君也, 惟恐言而人不違。 ? 桀 紂 之為君也, 惟恐言而人違之。 吾撞 桀 紂 , 非撞吾君也。” ? 文侯 悟, 懸琴于城門以為鑒戒。 見 漢 劉向 《說苑?君道》。 后以“懸琴”為旌表忠直之典。
- 懸照 垂照, 下察。 ? 南朝 陳 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 “伏計圣慈理當懸照此身, 日月所鑒, 天地所明, 豈敢虛言欺妄宸極?!? ? 唐 張九齡 《賀突厥要重人死狀》: “圣心懸照, 有如目擊?!?
- 懸璃 見“ 懸黎 ”。
- 懸然 無所依傍貌;空虛貌。 ?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 “若乃明練庶務, 鑒達治體, 懸然天得, 不謀成心?!? ?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 李郎 相從一妹, 懸然如磬?!?
- 懸璧 1. 用懸黎制成的璧。 ?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握中有懸璧, 本自 荊山 璆。”參見“ 懸黎 ”。 2. 懸掛著的璧玉。 ? 《初學記》卷一引《尚書中候》: “日月若懸璧, 五星若編珠。”
- 懸炭 1. 古代厭勝術之一。 2. 古代測度夏至、冬至的方法。 謂懸土、炭于衡器兩端, 輕重平均。 冬至一陽生, 則炭重而沉;夏至一陰生, 則土重而沉。 見《史記?天官書》。 ? 《魏書?律歷志下》: “測影 清臺 , 懸炭之期或爽?!? ? 南朝 梁簡文帝 《江南思》詩之二: “月暈蘆灰缺, 秋還懸炭輕。” ? 明 楊慎 《丹鉛總錄?懸炭》: “懸炭, 古候氣法也, 今絕其法, 而人亦罕知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