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一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píngyī
〈書〉平定統一:~宇內。
- 平 píng ㄆㄧㄥˊ1)不傾斜,無凹凸,像靜止的水面一樣:~地。~面。~...
- 一 yí見‘一’(yī)。◆ 一yī一1①數目,最小的正整數。參看〖數字〗...
- 平一公 度量衡的別稱。 ? 宋 陶谷 《清異錄?器具》引《博學記》: “度量衡, 有虞 所不敢廢, 《舜典》同一度量衡。 ? 孔安國 注謂丈尺斛斗斤兩, 今文名曰平一公。”
- 平三套 舊時女子發髻名。
- 干龍 《易?乾》: “九五, 飛龍在天。” ? 《乾》卦第五爻為天子在位之象, 因以“乾龍”喻帝王。 ? 宋 王安石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詩: “乾龍已應天飛五, 晉 馬徐觀晝接三。” ? 李壁 注: “乾龍, 謂 英廟 初御極也。”
- 平上幘 亦稱“平巾幘”。 魏 晉 以來武官所戴的一種平頂頭巾。 至 隋 , 侍臣及武官通服之。 ? 唐 時因制, 為武官、衛官公事之服, 而天子、皇太子乘馬則服之。 見《新唐書?車服志》。 ? 《三國志?魏志?賈逵傳》“ 充 , 咸熙 中為中護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李孚傳》: “及到 梁淇 ……自著平上幘, 將三騎, 投暮詣 鄴 下。” ? 《晉書?輿服志》: “冠惠文者宜短耳, 今平上幘也。 始時各隨所宜, 遂因冠為別。 介幘服文吏, 平上幘服武官也。” ? 《通志?器服一》: “武弁、平巾幘, 諸武職及侍臣通服之。 侍臣加金璫附蟬, 以貂為飾。 侍左者左珥, 侍右者右珥。”
- 干鼎 指 商 代 伊尹 以烹調事 湯 的故事。 相傳 伊尹 本系 湯 妃的陪嫁之臣, 無由見 湯 , 乃制作佳肴以獻, 乘機說 湯 , 終佐 湯 取天下。 事見《史記?殷本紀》。 后因以“干鼎”指開國元勛。 ? 清 顧炎武 《京闕篇》: “側席推干鼎, 回車載釣璜。”釣璜, 周文王 相 呂尚 的故事。
- 平上軿車 上部平坦而有屏帷的車子。 ? 《后漢書?梁冀傳》: “ 冀 亦改易輿服之制, 作平上軿車。” ? 李賢 注: “ 鄭玄 注《周禮》云: ‘軿, 猶屏也, 所用自蔽隱也。 ’《蒼頡篇》云: ‘衣車也, 形制上平, 異于常也。 ’”
- 干黷 亦作“干瀆”。 猶冒犯。 ? 《宋書?顏延之傳》: “但時制行及, 歸慕無賒, 是以腆冒愆非, 簡息干黷。” ? 唐 韓愈 《上兵部束侍郎書》: “干黷嚴尊, 伏增惶恐。” ? 宋 蘇轍 《四論熙河邊事札子》: “今日之命, 臣雖不言, 于臣職事, 非有害也, 而臣再三干瀆圣聽, 誠有說也。” ? 《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別的東西不來干瀆, 只這件, 是宅上有馀的, 故此敢來開口。” ?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 “議者欲舉 晉 衰以來夷 漢 之種姓, 一切疏通分化之, 使無干瀆。”
- 平下 平坦在下。 ? 南朝 陳 徐陵《麈尾銘》: “員上天形, 平下地勢。 爰有妙物, 窮茲巧制。”
- 干麨 干麨(乾麨)拼音:gān chǎo 注音:ㄍㄢˋ ㄔㄠˇ 詞語解釋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