尵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tuí ㄊㄨㄟˊ
1)〔虺(huī)~〕a.馬病。b.病人坐著的樣子。
- 尶 gān ㄍㄢˉ1)古同“尷”。
- 尷尬 gāngà(1)[awkward]∶處于兩難境地無法擺脫處境尷尬尷尬的局面這一來,我倒有些尷尬了,下面的話怎么說呢!――《百合花》(2)[embarrassed]∶行為、態度不正常的潘虎顯得有些尷尬:“我是自己豎竿子的。”――《潘虎》尷尬人神情尷尬(3)[clandestive;sneaking]∶鬼鬼祟祟,不正派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里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水滸》
- 尷 gān ㄍㄢˉ1)見“尷”。
- 尷 (尷)gān ㄍㄢˉ1)〔~尬〕a.處境窘困,不易處理。b.神色、態度不正常。不尷不尬 尷尬
- 尸 shī ㄕˉ1)死人的身體:~體。~骸。僵~。借~還魂。2)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3)〔~位〕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誤國”。·參考詞匯:cadaver carcase carcass corpse dead body走肉行尸 三尸暴跳 馬革裹尸 焚尸揚灰 行尸走肉 尸布 尸骸 橫尸遍野 尸檢 碎尸萬段 走骨行尸 碎骨粉尸 五馬分尸 尸居龍見 收尸 尸居馀氣 尸居余氣 借尸還陽 停尸 挺尸 剖尸 尸身 僵尸 干尸 三尸五鬼 尸位 尸祿素飡 雞尸牛從 尸首 詐尸 借尸還魂 素餐尸位 尸體 以澤量尸 尸骨 驗尸 尸橫遍野 死尸 尸山血海 尸變 馬革盛尸 行尸走骨 尸蠟 諫尸謗屠 暴尸 尸祿素餐 浮尸 裹尸馬革 尸解 尸位素餐
- 尳 gǔ ㄍㄨˇ1)膝病。2)骨差。
- 尸喪 1. 尸體;遺體。 ?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臣從 太原王 來朝陛下, 何忽今日枉致無理?臣欲還 晉陽 , 不忍空去, 愿得 太原王 尸喪, 生死無恨。” 2. 主持喪事。 ? 唐 黃滔 《祭先外舅》: “孀妻捧奠, 出女尸喪, 嗣男而杳杳江嶺, 鄙子而明明肺腸。” II尸體失落。 ?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縣長 趙祉 遣 泥和 拜檄謁 巴郡 太守。 以十月乘船, 于城湍墮水死, 尸喪不得。”
- 尲 gān ㄍㄢˉ1)同“尷”。
- 尸主 命案中死者的親屬。 ? 清 李漁 《奈何天?計左》: “如今尸主與兇身當面講過, 只當批下執照來了, 還怕甚么人命不成?”
- 就駕 謂將馬套上車轅出行。 ? 《韓非子?顯學》: “發齒吻形容, 伯樂 不能以必馬;授車就駕, 而觀其末涂, 則臧獲不疑駑良。”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命仆夫而就駕, 吾將歸乎東路。” ? 三國 魏 應璩 《與滿公琰書》: “徒恨宴樂始酣, 白日傾夕, 驪駒就駕, 意不宣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