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厘王是什么意思
安厘王(安釐王)
- 拼音:ān xī wáng
- 注音:ㄢ ㄌㄧˊ ㄨㄤˊ
詞語解釋
- [An Xi monarch of Wei state] 名圉( yù),魏國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 xī,同“僖”
- 安厝 āncuò停放靈柩待葬或淺埋以待正式安葬。
-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拼音: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簡拼: awxyh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解釋: 易:變易,轉(zhuǎn)變。平安與危難互相轉(zhuǎn)化,災(zāi)禍與幸?;橐蚬? 出處: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 例子: 章炳麟《菌說》:“‘~’,事之由妄想而者,豈獨胚胎然哉?” 謁后語: 謎語:
- 安史 唐 安祿山 、 史思明 的并稱。 兩人為發(fā)動安史之亂的首領(lǐng)。 ?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唐宣宗》: “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亂, 淄青 亂…… 澤潞 亂, 而 唐 終不傾者, 東南為之根本也。”
- 安危相易 ān wēi xiāng yì 【解釋】平安與危難互為因果,相互轉(zhuǎn)換?!境鎏帯俊肚f子·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實之可紀(jì),精微之可志也?!薄酒匆舸a】awxy【用法】主謂式;作賓語;指平安與危難互為因果
-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注音:ㄢ ㄕㄧˇ ㄓㄧ ㄌㄨㄢˋ 詞語解釋 唐代安祿山、史思明發(fā)動的叛亂。公元755年冬,節(jié)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攻占洛陽,次年稱帝,入長安,并遣部將史思明占河北廣大地區(qū)。玄宗逃往四川,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帝位。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唐將郭子儀等收復(fù)長安、洛陽。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燕帝,克洛陽,不久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唐軍屢敗叛軍,763年史朝義被迫自殺。歷時七年的叛亂被平息,唐朝由此轉(zhuǎn)衰。
- 安危與共 安危與共拼音:ān wēi yǔ gòng 注音:ㄢ ㄨㄟ ㄧㄩˇ ㄍㄨㄙˋ 成語解釋安危與共【拼音】:ān wēi yǔ gòng【解釋】:共同享受安樂,共同承擔(dān)危難。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連?!境鎏帯浚喝龂の骸げ苤病肚笞栽嚤怼罚骸岸几谊惵動诒菹抡?,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li>
- 安危 平安與危險。 ? 《管子?參患》: “君主之所以尊卑, 國之所以安危者, 莫要于兵。” ?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 “蓋民情風(fēng)教, 國家安危之本也。” ? 宋 蘇軾 《次韻李修孺留別》之一: “豈意青天掃云霧, 盡呼黃發(fā)寄安危?!? ? 孫繼先 《強渡大渡河》: “他肩上擔(dān)著關(guān)系全軍安危的擔(dān)子哪?!?
- 安吉利科 [Angelico, Fra]原名Guido di Pietro。(1400?佛羅倫薩 維基奧~1455.2.18,羅馬) 意大利畫家,活躍于佛羅倫薩的多米尼克會修士。1417~1425年間的某個時候,他在菲耶索萊成為圣多米尼克修道院的修士,并在那里開始了他的藝術(shù)生涯,畫手抄本裝飾畫和祭壇畫。他受馬薩喬運用建筑透視法的影響很大。最早期的杰作是一巨幅三聯(lián)畫《亞麻布商人祭壇畫》(1433~1436),是為亞麻布商人行會繪制的,鑲在雕刻家L.吉貝爾蒂設(shè)計的大理石圣壇中。最有名的作品是在佛羅倫薩圣馬可隱修院的濕壁畫(約1440~1445),以及梵蒂岡教皇尼古拉五世禮拜堂里的濕壁畫(約1448~1449)。他是15世紀(jì)最偉大的濕壁畫畫家之一,影響了一批大師級畫家如F.F.利比;B.戈佐利是他的學(xué)生之一。
- 安臥 1. 安穩(wěn)臥息。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年三十當(dāng)疾步, 年四十當(dāng)安坐, 年五十當(dāng)安臥。” 2. 比喻無憂無慮。 ? 《梁書?賀琛傳》: “惡人日滋, 善人日蔽, 欲求安臥, 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