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良除暴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ān liáng chú bào
【解釋】安撫善良的人,鏟除強暴的人。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在乎除暴安良。”
【示例】《三俠五義》間在敘勇俠之士,游行村市,~,為國立功。(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拼音碼】alcb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安 ān ㄢˉ1)平靜,穩定:~定。~心。~寧。~穩。~閑。~身立命。~邦...
- 良 liáng ㄌㄧㄤˊ1)好:~好。善~。~辰美景。~知~能(中國古代唯...
- 除 chú ㄔㄨˊ1)去掉:~害。~名。~根。鏟~。廢~。排~。~暴安良。...
- 暴 bào ㄅㄠˋ1)強大而突然來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動。~力。...
- 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解釋】鏟除強暴,安撫善良的人民。【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在乎除暴安良。”【示例】起義軍每到一處,便~,穩定人心。【拼音碼】cbal【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維持好的社會風尚【英文】weed out the wicked and let the law-abiding citizen live in peace
- 安節 謂遵守一定的節度, 不作非分之想。 語本《易?節》: “安節, 亨。 ? 《象》曰: 安節之亨, 承上道也。” ? 王弼 注: “得位而順, 不改其節, 而能亨者也。” ? 宋 宋祁 《賜陜西西路沿邊經略招討都部署司敕》: “但當循經費之式, 去自潤之私, 取仰于官, 均惠于眾, 由茲底績, 夫何間然!安節坦懷, 毋或疑憚。”
- 安舒 1. 安詳, 舒緩。 ? 《漢書?匡衡傳》: “勇猛剛強者戒于大暴, 仁愛溫良者戒于無斷, 湛靜安舒者戒于后時, 廣心浩大者戒于遺忘。” ? 漢 劉向 《說苑?談叢》: “百方之事, 萬變鋒出, 或欲持虛, 或欲持實;或好浮游, 或好誠必;或行安舒, 或為飄疾。 從此觀之, 天下不可一。” ? 清 畢沅 《<晉書?地理志>新補正》卷二: “《周禮》‘ 河 南曰 豫州 ’, 豫者, 舒也。 言稟中 河 之氣, 性理安舒也。” ? 鄭振鐸 《離別》: “又一再囑咐著我, 能夠早回, 便早些回來。 他這些話是安舒的慈愛的說著的。” 2. 安適舒坦。 ? 宋 蘇舜欽 《答范資政書》: “今得心安舒而身逸豫, 坐探圣人之道, 又無人譏察而責望之, 何樂如是!”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十六: “我看那副對子十四字個個穩當, 好像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舒的樣子。” 3. 謂使安適舒坦。 ? 巴金 《滅亡》第十二章: “一切將來的夢想已不能安舒他底精神, 他對于痛苦的現實之感覺是太銳敏了。” 4. 猶安泰。 ?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鵝的別名叫作‘家雁’, 又叫作‘舒雁’, 怎么必定用這‘舒雁’?取其家室安舒之意。” ?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 “國之安舒, 生之樂易, 未能獲也。”
- 安若泰山 安若泰山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 注音:ㄢ ㄖㄨㄛˋ ㄊㄞˋ ㄕㄢ 成語解釋安若泰山【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解釋】:形容極其平安穩固。同“安如泰山”。【出處】:《南史·梁紀下論》:“自謂安若泰山,算無遺策。”【示例】:夜宿丈人之館,~。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
- 安輿 安車。 ? 《新唐書?趙隱傳》: “ 懿宗 誕日, 宴 慈恩寺 , 隱 侍母以安輿臨觀。 宰相方率百官拜恩于廷, 即回班候夫人起居, 搢紳以為榮。” ? 宋 姜夔 《小重山?趙郎中謁告迎侍太夫人將來都下》詞: “鵲報倚門人, 安輿扶上了, 更親擎。” ? 清 馮桂芬 《萬母徐太恭人六十壽序》: “會君方迎其生母 徐太恭人 就養京邸, 始至, 除書新賁, 安輿適來, 都人士榮之。”
- 安胡 菰米。 ? 《文選?枚乘<七發>》: “ 楚 苗 之食, 安胡之飯, 摶之不解, 一啜而散。” ? 李善 注: “一曰: 安胡, 雕胡也。” ? 呂向 注: “用雕胡草實以為飯。”參見“ 雕胡 ”。
- 安茹王朝 [Angevin dynasty]10世紀安茹伯爵的后代。安茹王朝與金雀花王室重疊,但通常說它包括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理查一世和約翰。亨利控制了諾曼底、安茹、曼恩和阿基坦后建立安茹帝國,于是在12世紀晚期將安茹的幅員從蘇格蘭擴展到比里牛斯山。英國對法國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導致了百年戰爭,到1558年英國已失去以前所擁有的所有法國土地。
- 安勝 1. 平安, 安好。 舊時書信中常用作祝辭。 ? 唐 李巽 《請符載書》: “夏首漸熱, 惟動履安勝。” ? 宋 蘇軾 《與滕達道書》之三: “二圣之德日新, 可賀可賀。 令子各安勝, 未及報狀也。” ? 宋 蘇軾 《答劉元忠書》: “近別, 伏惟起居安勝, 短箋不盡意。” 2. 牡丹的一種。 ? 宋 周師厚 《洛陽牡丹記》: “安勝, 紫花也, 開頭徑尺馀, 本出于城中 千葉安勝院 , 因此得名。”參見“ 牡丹 ”。
- 安榮 安樂榮耀。 ? 《荀子?儒效》: “為君子則常安榮矣, 為小人則常危辱也。” ? 《韓詩外傳》卷八: “人之所以好富貴安榮, 為人所稱譽者, 為身也。 惡貧賤危辱, 為人所謗毀者, 亦為身也。” ? 明 劉基 《贈徐仲遠序》: “自古固有不仁而安榮, 守道而戮辱者, 庸非命乎!” 梁啟超 《立憲法議》: “君主順時勢而立憲法者, 則其君安榮。”
- 安育 安定培育。 ? 《呂氏春秋?勿躬》: “黔首畢樂其志, 安育其性, 而莫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