壴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zhù ㄓㄨˋ
1)陳列樂器。
2)姓。
- 壵 zhuàng ㄓㄨㄤˋ1)古同“壯”。
- 殼郎豬 ké lɑngzhū〈方〉架子豬。
- 壺 (壺)hú ㄏㄨˊ1)陶瓷或金屬制成的一種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茶~。酒~。噴~。油~。2)像壺的形狀或出水狀態的東西:~鈴(舉重輔助器械之一,形狀像水壺)。3)姓。·參考詞匯:kettle pot bottle flask投壺電笑 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鼻煙壺 水壺 投壺 湯壺 壺中日月 觥飯不及壺飧 燒心壺 開壺 唾壺敲缺 一壺千金 扣壺長吟 噴壺 中流一壺 擊碎唾壺 茶湯壺 鹵壺 玉壺 簞食壺酒 簞食壺漿 懸壺 漏壺 夜壺 茶壺 暖壺 唾壺擊缺 提壺,提壺蘆,提葫蘆 冰壺秋月 食簞漿壺 尿壺 便壺 壺漿塞道
- 殼質 有機化合物。 無色無定形的固體, 質地堅硬, 有彈性, 是構成昆蟲的皮和甲殼動物的甲殼的主要物質。
- 壺丘 復姓。 ? 戰國 鄭 有 壺丘子林 。 見《列子?仲尼》。
- 殼菜 qiàocài貽貝(生活在淺海巖石上的帶殼軟體動物)。通常指貽貝的肉。
- 壺中天 見“ 壺天 ”。
- 殼物 猶殼族。 ? 宋 梅堯臣 《送蘇子美》詩: “殼物怪瑣屑, 蠃蜆固無數。”
- 壺中天地 壺中天地拼音:hú zhōng tiān dì 注音:ㄏㄨˊ ㄓㄨㄙ ㄊㄧㄢ ㄉㄧˋ 成語解釋壺中天地【拼音】:hú zhōng tiān dì【解釋】:指道家的生活。【出處】:元·劉秉忠《永遇樂》詞:“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還明日。”
- 殼漏子 佛教語。 指人的軀殼。 ? 《景德傳燈錄?筠州洞山良價禪師》: “師將圓寂, 謂眾曰: ‘……離此殼漏子, 向什么處與吾相見?’眾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