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shí háng jù xià
【解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出處】《南史·梁本紀下》:“讀書十行俱下,辭藻艷發,博綜群言,善談玄理。”《梁書·簡文曾紀》:“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
【拼音碼】shjx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讀書極快
【英文】be quick at reading
- 十行 《后漢書?循吏傳序》: “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 皆一札十行...
- 俱 jù ㄐㄩˋ1)全,都:百廢~興。聲色~厲。2)一起;在一起:~樂部。...
- 下 xià ㄒㄧㄚˋ1)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層。~款。2)等級低...
- 七行俱下 qī háng jù xià 【解釋】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出處】《南史·宋孝武帝紀》:“少機穎,神明爽發,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美甚。”【拼音碼】qhjx
- 五行俱下 謂讀書敏捷神速。
- 十行 《后漢書?循吏傳序》: “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 皆一札十行, 細書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 “伏以圣主中興, 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 十行承賜札之恩。”
- 十行本 指 南宋 時的《十三經注疏》木板刻本。 每面十行, 故稱。 ? 清 阮元 《重刻宋板注疏總目錄》: “右《十三經注疏》共四百十六卷……有 宋 十行本注疏者, 即 南宋 岳珂 《九經三傳沿革例》所載建本附《釋音注疏》也。 其書刻于 宋 南渡之后, 由 元 入 明 , 遞有修補。 至 明 正德 中, 其板猶存, 是以十行本為諸本最古之冊也。”
- 十行詔 指詔書。 ?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 “遙聞爭誦十行詔, 無異親巡六尺輿。”參見“ 十行 ”。
- 聲淚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解釋】一邊說一邊哭。形容極其悲慟。【出處】《晉書·王彬傳》:“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音辭慷慨,聲淚俱下。”【示例】他講到激昂時,~。(鄒韜奮《經歷·高等法院》)【拼音碼】sljx【燈謎面】哭訴【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褒義【英文】sheding tears while speaking
- 泥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解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隨著水一起沖下。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拼音碼】nsjx【燈謎面】大河漲水淘金【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人或事物【英文】mud and sand are carried along--there is a mingling of good and bad
- 一百二十行 猶言三百六十行。 泛指各種行業。 ? 《宣和遺事》前集: “﹝ 徽宗 與 高俅 等﹞無日不歌歡作樂, 遂于宮中內列為市肆, 令其宮女賣茶賣酒及一百二十行經紀買賣皆全。” ?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一摺: “我想這一百二十行, 門門都好著衣吃飯, 偏俺這一門卻是誰人制下的, 忒低微也呵!” ? 《水滸傳》第三回: “這市井鬧熱, 人煙輳集, 車馬軿馳, 一百二十行經商買賣行貨都有。”
-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解釋】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出處】《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宋·劉克莊《雜記六言五首》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示例】他看書~,書雖看了很多,但收獲很小。【拼音碼】ymsh【燈謎面】張松閱書淚字變成衍字;最厲害的目光【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英文】read ten lines at a glance
- 三百六十行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解釋】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示例】~,行行出狀元。【拼音碼】sblh【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對各行各業的通稱【英文】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 目下十行 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 十藪 古代十大湖泊的總稱。 ? 《爾雅?釋地》: “ 魯 有 大野 、 晉 有 大陸 、 秦 有 楊陓 、 宋 有 孟諸 、 楚 有 云夢 、 吳 越 之間有 具區 、 齊 有 海隅 、 燕 有 昭馀祁 、 鄭 有 圃田 、 周 有 焦護 , 十藪。”
- 十襲 把物品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 以示珍貴。 ? 宋 歐陽修 《謝賜<漢書>表》: “十襲珍藏, 但誓傳家而永寶。” ?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 “琢為時樣供翰墨, 十襲包藏百金貴。” ? 宋 楊萬里 《三辰硯屏歌》: “懷璧未為罪, 借書未為癡, 公當十襲古錦帊, 如何傳玩十手把, 不防夜半有力者?”
- 十蕩十決 謂多次沖擊均能破敵。 形容作戰勇猛。 ?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三?隴上歌》: “丈八蛇矛左右盤, 十蕩十決無當前。” ?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 “十蕩十決無當前, 一日橫馳三百里。”
- 十襲珍藏 十襲珍藏 基本解釋:十襲:把物件一層層裹起來。形容很珍重地收藏。
- 十色 謂色彩繁多。 ?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 “其始見也, 若紅蓮鏡池, 其少進也, 如彩云出崖。 五光徘徊, 十色陸離。” ? 金 元好問 《應州寶宮寺大殿》詩: “七重寶樹圍金界, 十色雯華擁畫梁。”
- 十裂 《晉書?何曾傳》: “然性豪奢……每燕見, 不食太官所設, 帝輒命取其食。 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后以“十裂”指熟透的蒸餅上裂開的十字狀紋。 ? 宋 孫覿 《別象州陳守容德》詩: “庖珍問五鯖, 餅字炊十裂。”
- 十翼 《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十篇, 相傳為 孔子 所作, 總稱“十翼”。 翼, 輔助。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 “于是《易》張十翼, 《書》標七觀。” ?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序》: “若夫龍出于 河 , 則八卦宣其象;麟傷于 澤 , 則十翼彰其用。” ? 章炳麟 《四惑論》: “《傳》(《易傳》)曰: ‘蠱者事也。 ’ 伏曼容 曰: ‘蠱, 惑亂也。 萬事從惑而起, 故以蠱為事。 二經、十翼, 可貴者此四字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