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銷革偃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銷毀兵器,放下甲盾。謂太平無戰事。
- 兵 bīng ㄅㄧㄥˉ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
- 銷 (銷)xiāo ㄒㄧㄠˉ1)熔化金屬:~金。~毀。2)去掉:~案。~賬...
- 革 gé ㄍㄜˊ1)去了毛經過加工的獸皮:皮~。~履(皮鞋)。~囊。2)改...
- 偃 yǎn ㄧㄢˇ1)仰面倒下,放倒:~臥。~仆。~仰(俯仰,喻隨俗應付)...
- 兵鋒 兵器的尖端或銳利部分。 亦指兵力, 兵勢。 ? 《漢書?嚴助傳》: “此一舉, 不挫一兵之鋒, 不用一卒之死, 而 閩王 伏辜, 南越 被澤, 威震暴王, 義存危國, 此則陛下深計遠慮之所出也。” ? 《舊唐書?竇建德傳》: “既與 突厥 相連, 兵鋒益盛。” ? 宋 陳亮 《酌古論一?曹公》: “于是降 張繡 , 擒 呂布 , 斃 袁氏 , 破 烏桓 , 兵鋒所加, 敵人授首。”
- 兵鈐 1. 指兵書;兵法。 ? 漢 劉向 《列仙傳?呂尚》: “﹝ 呂尚 ﹞釣于 磻溪 , 三年不得魚……已而果得大鯉, 有兵鈐于魚腹中。” ? 唐 楊炯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研幾冊府, 金縢玉版之書;索隱兵鈐, 玄女 黃公 之法。” ? 唐 李德裕 《論田牟請許黨項仇復回鶻嗢沒斯部落事狀》: “臣等雖不習兵鈐, 昧于邊事, 然酌其物理, 情實可知。” 2. 指兵權。 ?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詩》序: “﹝朕﹞卜戰行師, 摠兵鈐于四海。” ? 宋 蘇舜欽 《京兆求罷表》: “制兵鈐者以多算為勝。” 3. 宋 代臨時委任的軍區統兵官“兵馬鈐轄”的省稱。 ?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 寥 ( 范寥 )時為 福建 兵鈐, 終不能自達而死。”
- 兵鎮 統轄一方的軍府。 ?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 “兵鎮所處, 物力必全。”
- 兵部 六部之一, 主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 ? 魏 置五兵尚書, 至 隋 改兵部尚書, 歷代王朝皆沿用其制, 至 清 末改為陸軍部, 后又增設海軍部。 參閱《通典?職官五》。
- 兵長 兵卒的長官。 ? 《后漢書?朱浮傳》: “會 上谷 太守 耿況 遣騎來救 浮 , 浮 乃得遁走。 南至 良鄉 , 其兵長反遮之。” ? 李賢 注: “兵長, 兵之長帥也。” ? 《后漢書?光武帝紀下》: “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并起, 攻劫在所, 害殺長吏。”
- 兵道 用兵之道。 猶兵法。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兵者兇事, 不可空試, 故為兵者誅伐不行, 兵道不明。”
- 兵聞拙速 謂用兵打仗當求速勝而不計戰法的巧拙。
- 兵連禍結 bīng lián huò jié 【解釋】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出處】《漢書·匈奴傳》:“兵連禍結,三十余年。”【示例】北洋軍閥,勾結帝國主義,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據,橫征暴斂、~,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全國人民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拼音碼】blhj【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持久的戰爭【英文】war-ridden
- 兵闌 見“ 兵蘭 ”。
- 兵連禍深 兵連禍深 基本解釋: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