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路是什么意思
- pìlù
[remote road] 偏僻而很少有人行走的路
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水滸傳》
- 僻 pì ㄆㄧˋ1)偏,距離中心地區(qū)遠(yuǎn)的:偏~。~靜。~陋。~野。~遠(yuǎn)。窮...
- 路 lù ㄌㄨˋ1)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陸~。~途。~程...
- 僻近 偏近, 靠近。 ? 唐 杜甫 《夏日李公見訪》詩: “貧居類村塢, 僻近城南樓。”
- 僻謬 乖僻荒謬, 違背正理。 ? 《宋書?禮志二》: “古之諸侯眾子, 猶以尊厭;況在王室, 而欲同之士庶, 此之僻謬, 不俟言而顯。”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 “是以 桓譚 疾其虛偽, 尹敏 戲其深瑕, 張衡 發(fā)其僻謬, 荀悅 明其詭誕, 四賢博練, 論之精矣。” ? 《南史?裴松之傳》: “今宜準(zhǔn)經(jīng)誥, 凡諸僻謬, 一皆詳正。”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著述?獻(xiàn)書被斥》: “ 東昌府 通判 傅寬 進(jìn)《太極圖說》, 上謂僻謬悖理, 斥之勿令誤后學(xué)。” ?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然讀書以明理, 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 至昏憒僻謬, 貽害無窮。 亦何貴此儒者哉!”
- 僻遠(yuǎn) pìyuǎn[lonely and remote] 偏僻荒遠(yuǎn)僻遠(yuǎn)的山區(qū)雖僻遠(yuǎn)其何傷。――《楚辭·屈原·涉江》
- 僻說 偏頗的言論。 ? 《新唐書?黎干傳》: “今 頎 、 崇敬 革天對, 易祖廟, 事之大者不稽于古, 難以疑文僻說定之。”
- 僻違 乖僻不合。 ? 《荀子?修身》: “由禮則雅, 不由禮則夷固僻違, 庸眾而野。” ? 漢 劉向 《說苑?修文》: “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僻違。” ?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 “地產(chǎn)之藥, 方家之書, 媲寒配溫, 僻違怪迂。” ? 章炳麟 《論式》: “自馀能事, 盡于送往事居, 不失倨侮, 以甄名理, 則僻違而無類, 以議典憲, 則支離而不馴。”
- 僻語 怪僻的語言。 ? 胡薀玉 《<中國文學(xué)史>序》: “至如《堯典》、《舜典》、《禹貢》、《洪范》之類, 明白顯達(dá), 無一僻語。”
- 僻詭 邪僻詭詐。 ? 明 陳子龍 《儲將才議》: “最僻詭不可用者, 我借事誅之。”
- 僻郡 邊遠(yuǎn)的郡。 ? 唐 韓愈 《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 “人謂 韋 侯美士, 考功顯曹, 盛山 僻郡, 奪所宜處, 納之惡地, 以枉其材, 韋侯 將怨且不釋矣。” ? 宋 韓琦 《壬辰重九即席》詩: “退求僻郡疑邀寵, 甘老窮邊似好權(quán)。”
- 僻論 不正確的言論。 ?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 “惟有陰陽五行之僻論, 跋扈于學(xué)界。”